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新天津生态城”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生态城开发建设15年,绘生态长卷、筑活力新城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30日 17:13 发布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为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15年来,在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共同推动下,中新天津生态城从零起步,在盐碱荒滩上建成一座绿意盎然、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经过15年开发建设,生态城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突破13万人,绿化面积1100万平方米,生态蓝图加速落地,产城融合、民生保障再上新台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城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经过15年开发建设,建成区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到1100万平方米,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100%,获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早在2008年开发建设之初,中新专家团队就制定了世界上首套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生态城准确把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发布全国首套零碳示范单元标准体系,在社区、工厂、产业园区探索“低碳—超低—近零—净零”减碳路径。

      生态城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水体景观再造、盐碱地绿化三大工程,体现了在恶劣初始条件下实现生态立城的示范效应。围绕“人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建设目标,打造了32公里绵延互通的城市绿廊、40座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园。

生态城牢牢把握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方向,着力发展以人的智慧、健康、生活为生产力的产业,不断增加“含绿量”、提升“含金量”、丰富“含新量”,形成智能科技服务、文化健康旅游、绿色建筑与开发等主导产业集群。

      积极吸引央企上下游项目落户,引进中国核工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一批大院大所和优质项目,北京投资来源企业占比超过40%。推动国家动漫园与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开展合作,建成数字文化新技术实验室,吸引蓝色光标、光线传媒等重点企业入驻,深耕影视动漫、广告传媒、互动娱乐、图书出版等领域。与清华大学共建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成功转化30余个高科技含量创新项目。雏鹰、瞪羚、国高企等规模持续壮大,着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大合作项目,生态城自带开放气质。中新双方联动发力,推动设立驻新加坡联络处,围绕绿色低碳、智能科技、文化旅游、生物医药、港口航运服务等产业,引入新加坡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oVita、光伏发电企业Sunseap、服务外包企业RMA等优质项目。

      作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和世界智能大会永久展示基地,生态城围绕“惠民、兴业、善政”,推出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42个应用场景。当前,正在加快建设国家“双智”试点,搭建“车城网”信息平台,开放了全市首批16.6公里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年底将达到151公里,全面构建自动驾驶应用生态圈。

      与此同时,生态城还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兴城,建成开放国家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等13个主题景区,持续推出中新友好图书馆、津沽记忆博物馆等“文化地标”,精心塑造距离北京最近的36公里魅力生活海岸线,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海洋文旅目的地。

      生态城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城市公共服务配套由“基本满足”向“优质均衡”跨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逐步变为现实。

 生态城第四社区获批住建部首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是天津市目前唯一入选社区。生态城基于其特有的“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三级居住模式,分级配备教育、医疗、文体、商业等高品质生活配套,为居民打造了500米半径优质生活圈。

      在教育配套方面,坚持品牌化、集团化办学,引入南开中学、天津外国语大学附校、北京师范大学附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培育生态城实验小学、第一中学等自主教育品牌,突出双语教育、生态教育等办学特色,为天津市创建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发挥支撑作用。

      在医疗服务方面,着力引入名院名医,持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北京大学滨海医院、天津大学新城医院陆续开诊运营,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滨海院区正式建成,形成“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一路走来,生态城一步一个脚印,以探路者的姿态,绘新景、树样板,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站在新的历史阶段,中新双方将共同谋划支持生态城绿色低碳发展,着力强化优质产业资源导入,打造中新合作升级版,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擘画蓝图。

     下一步,生态城将继续践行“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理念,敢为善为、奋勇争先,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绿色生态之城、智慧创新之城、合作开放之城、活力幸福之城,推动中新双方合作迈向新境界、新高度,努力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典范。


退出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媒体聚焦

生态城开发建设15年,绘生态长卷、筑活力新城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30日 17:13 发布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为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15年来,在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共同推动下,中新天津生态城从零起步,在盐碱荒滩上建成一座绿意盎然、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经过15年开发建设,生态城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突破13万人,绿化面积1100万平方米,生态蓝图加速落地,产城融合、民生保障再上新台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城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经过15年开发建设,建成区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到1100万平方米,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100%,获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早在2008年开发建设之初,中新专家团队就制定了世界上首套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生态城准确把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发布全国首套零碳示范单元标准体系,在社区、工厂、产业园区探索“低碳—超低—近零—净零”减碳路径。

      生态城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水体景观再造、盐碱地绿化三大工程,体现了在恶劣初始条件下实现生态立城的示范效应。围绕“人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建设目标,打造了32公里绵延互通的城市绿廊、40座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园。

生态城牢牢把握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方向,着力发展以人的智慧、健康、生活为生产力的产业,不断增加“含绿量”、提升“含金量”、丰富“含新量”,形成智能科技服务、文化健康旅游、绿色建筑与开发等主导产业集群。

      积极吸引央企上下游项目落户,引进中国核工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一批大院大所和优质项目,北京投资来源企业占比超过40%。推动国家动漫园与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开展合作,建成数字文化新技术实验室,吸引蓝色光标、光线传媒等重点企业入驻,深耕影视动漫、广告传媒、互动娱乐、图书出版等领域。与清华大学共建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成功转化30余个高科技含量创新项目。雏鹰、瞪羚、国高企等规模持续壮大,着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大合作项目,生态城自带开放气质。中新双方联动发力,推动设立驻新加坡联络处,围绕绿色低碳、智能科技、文化旅游、生物医药、港口航运服务等产业,引入新加坡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oVita、光伏发电企业Sunseap、服务外包企业RMA等优质项目。

      作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和世界智能大会永久展示基地,生态城围绕“惠民、兴业、善政”,推出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42个应用场景。当前,正在加快建设国家“双智”试点,搭建“车城网”信息平台,开放了全市首批16.6公里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年底将达到151公里,全面构建自动驾驶应用生态圈。

      与此同时,生态城还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兴城,建成开放国家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等13个主题景区,持续推出中新友好图书馆、津沽记忆博物馆等“文化地标”,精心塑造距离北京最近的36公里魅力生活海岸线,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海洋文旅目的地。

      生态城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城市公共服务配套由“基本满足”向“优质均衡”跨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逐步变为现实。

 生态城第四社区获批住建部首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是天津市目前唯一入选社区。生态城基于其特有的“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三级居住模式,分级配备教育、医疗、文体、商业等高品质生活配套,为居民打造了500米半径优质生活圈。

      在教育配套方面,坚持品牌化、集团化办学,引入南开中学、天津外国语大学附校、北京师范大学附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培育生态城实验小学、第一中学等自主教育品牌,突出双语教育、生态教育等办学特色,为天津市创建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发挥支撑作用。

      在医疗服务方面,着力引入名院名医,持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北京大学滨海医院、天津大学新城医院陆续开诊运营,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滨海院区正式建成,形成“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一路走来,生态城一步一个脚印,以探路者的姿态,绘新景、树样板,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站在新的历史阶段,中新双方将共同谋划支持生态城绿色低碳发展,着力强化优质产业资源导入,打造中新合作升级版,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擘画蓝图。

     下一步,生态城将继续践行“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理念,敢为善为、奋勇争先,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绿色生态之城、智慧创新之城、合作开放之城、活力幸福之城,推动中新双方合作迈向新境界、新高度,努力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典范。


  • 主办单位: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办公室
  • 备案号: 津ICP备19010206号-1
  • 网站标识码: 1201160010
  • 津公网安备 12019502000004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新天津生态城”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