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新天津生态城”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在“生态城” 感受真正的“完整社区”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6日 11:51 发布来源:今晚报

居住在“完整社区”是什么体验?伴着晨光,年轻人在慢行步道上奔跑过,居民在惠风溪公园临水漫步,上班族将垃圾投进智能回收箱,在通勤路上打卡绿色生活。社区中心里,长者们参与书法班、阅读班、合唱班……兴致盎然地享受多彩世界。在这里,社区不再是“居住容器”,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乐园”。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完整社区建设案例集(第三批)》。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下简称“生态城”)第四社区凭借其在社区规划、服务设施配套、绿色低碳发展、智慧管理等多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在10个完整社区建设典型案例中列于首位。而2年前,这里也是本市唯一入选的国家完整社区试点。

  从“图纸”到“生活”

  “步行5分钟内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是住建部对完整社区的基本定义。因此,生态城第四社区的规划设计就像划定了一个以步行5分钟为半径的“超级圆圈”,居民生活在里面能满足办事、上学、休闲、购物等日常需求。

  “作为生态城社区建设的3.0版本,第四社区采用服务配套组团布局,通过对社区中心、社区公园、小学、幼儿园项目的一体化设计,打造了绿色、智慧、开放、共享的社区公共空间。”生态城建设局副局长付鹏表示。

  “最强大脑”助力民生服务

  没有纸笔模式的传统台账,也不必因为住户的变动涂涂改改,在第四社区,民生服务不是“被动响应”,而是“主动出击”,哪些人符合免费体检条件,谁家的老人可以开始申领助餐补贴,这些“琐事”都可以交给社区的“智慧大脑”——社会基层治理智慧服务平台。

  该平台整合了居民姓名、性别、特殊关爱人群、机动车或电动车保有情况等20余项基本信息,建立起覆盖民政、卫生、社会工作、住建等9个领域的20余类台账、300余个细分项目,在社区层面能做到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利用”,打破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让民生数据“活”起来。

  低碳社区的“生态美学”

  “这些不光是美观,暴雨时,这样的‘毛细血管’能将积水在10分钟内排净。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也都是‘吸水矩阵’。”设计生态城海绵城市的工程师指着路边的卵石排水沟说。

  在绿色低碳和智慧建设方面,这里同样走在了全国前列。据生态城建设局规划科科长李晓源介绍,社区里的绿色建筑实现了100%全覆盖,社区中心还被认证为天津市首个“碳中和”商业体,屋顶太阳能光电年发电量超8.4万千瓦时,实现年度“零排放”。

  在无废社区建设方面,第四社区也融入“黑科技”——住宅小区都配备了气力垃圾输送系统,垃圾可全程密闭输送处理,不用担心异味和二次污染。

  几年前,第四社区所在地还是一片空地,如今,它用实际行动勾画了“理想社区”模样——完整社区不是冰冷的设施堆砌,而是有温度的生活场景。住建部专家评价:“这里实现了绿色低碳、智慧治理、全龄友好的深度融合,为城市更新和社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生态城方案’。”

退出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媒体聚焦

在“生态城” 感受真正的“完整社区”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6日 11:51 发布来源:今晚报

居住在“完整社区”是什么体验?伴着晨光,年轻人在慢行步道上奔跑过,居民在惠风溪公园临水漫步,上班族将垃圾投进智能回收箱,在通勤路上打卡绿色生活。社区中心里,长者们参与书法班、阅读班、合唱班……兴致盎然地享受多彩世界。在这里,社区不再是“居住容器”,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乐园”。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完整社区建设案例集(第三批)》。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下简称“生态城”)第四社区凭借其在社区规划、服务设施配套、绿色低碳发展、智慧管理等多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在10个完整社区建设典型案例中列于首位。而2年前,这里也是本市唯一入选的国家完整社区试点。

  从“图纸”到“生活”

  “步行5分钟内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是住建部对完整社区的基本定义。因此,生态城第四社区的规划设计就像划定了一个以步行5分钟为半径的“超级圆圈”,居民生活在里面能满足办事、上学、休闲、购物等日常需求。

  “作为生态城社区建设的3.0版本,第四社区采用服务配套组团布局,通过对社区中心、社区公园、小学、幼儿园项目的一体化设计,打造了绿色、智慧、开放、共享的社区公共空间。”生态城建设局副局长付鹏表示。

  “最强大脑”助力民生服务

  没有纸笔模式的传统台账,也不必因为住户的变动涂涂改改,在第四社区,民生服务不是“被动响应”,而是“主动出击”,哪些人符合免费体检条件,谁家的老人可以开始申领助餐补贴,这些“琐事”都可以交给社区的“智慧大脑”——社会基层治理智慧服务平台。

  该平台整合了居民姓名、性别、特殊关爱人群、机动车或电动车保有情况等20余项基本信息,建立起覆盖民政、卫生、社会工作、住建等9个领域的20余类台账、300余个细分项目,在社区层面能做到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利用”,打破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让民生数据“活”起来。

  低碳社区的“生态美学”

  “这些不光是美观,暴雨时,这样的‘毛细血管’能将积水在10分钟内排净。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也都是‘吸水矩阵’。”设计生态城海绵城市的工程师指着路边的卵石排水沟说。

  在绿色低碳和智慧建设方面,这里同样走在了全国前列。据生态城建设局规划科科长李晓源介绍,社区里的绿色建筑实现了100%全覆盖,社区中心还被认证为天津市首个“碳中和”商业体,屋顶太阳能光电年发电量超8.4万千瓦时,实现年度“零排放”。

  在无废社区建设方面,第四社区也融入“黑科技”——住宅小区都配备了气力垃圾输送系统,垃圾可全程密闭输送处理,不用担心异味和二次污染。

  几年前,第四社区所在地还是一片空地,如今,它用实际行动勾画了“理想社区”模样——完整社区不是冰冷的设施堆砌,而是有温度的生活场景。住建部专家评价:“这里实现了绿色低碳、智慧治理、全龄友好的深度融合,为城市更新和社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生态城方案’。”

  • 主办单位: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办公室
  • 备案号: 津ICP备19010206号-1
  • 网站标识码: 1201160010
  • 津公网安备 12019502000004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新天津生态城”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