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共建生态宜居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城市白皮书》正式发布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04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布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城市白皮书》。从一片盐碱滩涂起步,经过十余年建设,生态城如今已经蜕变成绿意盎然、宜业宜居的新城。

image.png

       盐碱荒滩变鸟类天堂

       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生态城已建成投用公园39座,累计绿化面积1049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到50%以上;植物种类由最初的66种增加到了现在的265种,打造了层次分明、季相显著、丰富多彩的生态植物群落;完整保留了区域湿地,形成了集河道、湖面、草地、湿地、海滩为一体的生态格局,蓟运河、故道河、静湖等地表水体初步实现水系连通,整体水质状况较建设之初有了根本性转变;预留鸟类栖息地,生态城境内观察并记录在册鸟类共179种,较开发建设前有了大幅提升,区域从贫瘠单调的盐碱荒滩变为生机盎然的鸟类天堂,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节约资源高效利用能源

       在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方面,生态城实现了区域绿色建筑比例达100%,是全国绿色建筑最为集中的城区,相继获得“北方地区绿色建筑基地”、“国家绿色生态城区”等荣誉;逐步建立起了以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为主,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综合可再生能源利用体系。经测算,2020年生态城合作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5%,是国内获得绿色生态城区运营标识项目中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最高的区域。此外,生态城还建立了有自身特色的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2020年全年,合作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已超过50%。

       为低碳发展、碳中和提供样板

       生态城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基底,充分发挥国家首个绿色发展示范区试点优势,着力打造生态城市升级版和智慧城市创新版,在智慧交通、智慧供热、智慧环保等领域,推进生态与智慧融合发展,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白皮书还对生态城在污染场地修复、绿色建筑全覆盖、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案例进行了汇总展示。生态城也通过环境日开展的环保进社区、环保进校园、“生态之旅”场景开放体验等系列活动,为生态城居民、学生、志愿者等群体提供了亲身感受绿色发展成果的平台,让他们对无废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水资源综合利用和垃圾分类等生态城市建设成果有了切身体验。

       下一步,生态城将继续坚持低碳发展之路,持续推广应用低碳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力争打造一系列零碳建筑、零碳社区、零碳工厂、零碳区域(岛屿)等示范场景和项目,探索将生态城建成一座近零碳、乃至零碳示范新城,为天津、国家低碳发展、实现碳中和提供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