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早上7点半,家住生态城锦庐社区的于艳出门时,都会顺手把分好类的垃圾带到集中投放站。刷卡积分、选择垃圾种类、投递……简单几步就能完成垃圾分类,这已经成了于艳的生活习惯。2020年7月,生态城推进19个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的建设工作,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分类投放,落实垃圾分类实名制。于艳就是融入绿色社区生活的居民一员,她说:“垃圾分类一点也不难,果皮、菜叶、剩饭菜随手就分到厨余垃圾里了。但这随手一分,就能让周边环境变得干净许多,现在整个生态城都在创建‘无废城市’,我也要从自身出发作贡献。”经过磨合适应,试点小区的居民已经适应了垃圾分类,开启“无废”生活模式。
于艳所在的锦庐社区是生态城为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在制定 《无废细胞创建实施方案》后,所打造的50个“无废细胞”中的一个。这50个“无废细胞”通过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等举措,从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入手,形成全民共同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生态城社区还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无废城市”最美家庭评比、垃圾分类体验馆参观游览、“变废为宝”环保主题活动等,宣传无废知识,引导居民广泛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如果把城市看作一个机体,社区、学校、景区等就是它的细胞,小细胞也能为‘无废城市’这个大单元不断完善自己,奉献力量。”生态城环委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目前,生态城“无废机关单位”“无废景区”“无废社区”“无废酒店”“无废公园”“无废工地”“无废商场”“无废学校”的创建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年底,生态城正式获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立足旅游城市的特色,生态城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也积极将“无废”理念与城市旅游资源进行充分融合,积极打造绿色生态的城市旅游品牌。区域内“无废景区”和“无废酒店”作为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展示窗口,也积极向国内外游客宣传“无废城市”理念,以点带面扩大生态城绿色影响力。
在生态城“无废景区”试点亿利生态精灵乐园,不定期开展以“绿色环保”“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倡导游客关注生物多样性、坚持绿色消费与绿色旅游。各景区和酒店的用水处均设有明显的节水提示标志,餐厅内张贴节约粮食、文明就餐等标识,倡导勤俭节约。此外,在“无废机关”“无废校园”“无废商场”“无废公园”“无废工地”创建方面,生态城也积极探索、有序推进,在区域内形成“无废场景”遍地开花、无废理念深入人心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