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日,中新天津生态城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奋斗目标,并就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认为,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生态城广大干部员工以平凡的坚守投身不平凡的战斗,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赢。会议对2020年度生态城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优秀案例”和“最美基层奋斗者” 给予表彰,对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进行表扬奖励,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干部员工勇于担当、干事创业。
会议对生态城“十三五”时期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与5年前相比,生态城一般公共预算中税收占比达到97.4%,提高2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中社会投资比重达到70%,增加22个百分点;建成区面积达到19平方公里,新增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0万人,增加7万人。城市发展经济实力更坚实,综合竞争力不断攀升,吸引力显著提高。
其中,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累计导入北京项目4000余个,市场主体突破1万家,注册资金超过3500亿元,形成智能科技、现代文旅、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一汽丰田智能网联汽车项目落户生态城,未来有望带动形成千亿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旅游产业全面优化升级,成功获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启动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丹娜、杰科、喜诺等一批领军企业竞相发力,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城市环境品质绽放魅力。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优化升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50%,三星级绿色建筑达到54个,建成68个海绵城市精品试点项目,开展 “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盐碱地改良经验向全市推广,国家首个绿色发展示范区即将全面建成。
除此之外,全域智慧城市成为样板,群众幸福指数提升,改革创新步伐更加稳健,中新交流合作务实高效,全面从严治党走向深入。
“十四五”时期,生态城将聚焦“生态城市升级版”和“智慧城市创新版”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主导产业由“单点突破”向“集群效应”跨越、社会配套由“基本满足”向“均衡充分”跨越、环境治理从“涵养修复”向“立体生态”跨越、智慧城市由“试点示范”向“全域覆盖”跨越、复制推广由“交流借鉴”向“品牌运营”跨越,成为“滨城”北部经济发展引擎和社会配套辐射源,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合作美丽滨海之城。
会议对2021年生态城重点工作做出部署,明确将准确把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着力提升区域综合环境品质,打造智慧城市建设的国家级标杆区等一系列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