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生态城“0+小屋”半年发电1.2万度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04日    来源:滨海时报

image.png

       近来,一座主要依靠太阳能作为能源供给,利用先进智能控制技术实现“零能耗”“恒温”“恒湿”的“0+小屋”正成为生态城又一备受关注的“打卡地”。运转半年多来,“0+小屋”共计发电1.2万度,总用电量7000度,其余5000度供给电网,产能约为用能的1.7倍,建筑用能实现了自给自足。

  每日可发电60度

  在惠风溪智慧能源小镇,一座屋顶布满太阳能光伏板的白色小屋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就是“0+小屋”。记者了解到,“0+小屋”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其中“0”代表零能耗、“+”代表“模式+”“平台+”“智慧+”。

  “0+小屋”内部共设置“调蓄空间”“绿色氧吧”“零能耗概念空间”“智慧家居体验空间”和“智慧商务体验空间”五个部分,室内等各类家用电器配备齐全,小屋用能设备正常运行。“为最大限度利用屋顶、路面等可用空间,我们铺设了60块光伏板,总装机容量20.7千瓦。在光照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每日可发电60度,完全可以满足小屋本身20度左右的用能需求。”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滨海供电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0+小屋”自今年4月运行以来,总发电量已达到1.2万度。

  小屋还配备了40千瓦时的储能设施,可将多余电能存储起来,在夜间和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为建筑内用电设备供电,实现综合能源控制。同时,通过创新研发应用家庭能源路由器,可以在电量富余的情况下,适时启动调节热水器、洗衣机等,将电能有效配置,自动完成预定家务。在智慧商务体验空间,小屋引入了智慧平板、无线打印机等智慧办公设备,让办公开会更加智能。

  建筑能源实现高效管控

  光伏+建筑的一体化设计为“0+小屋”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而“0+小屋”的“大脑”——零能耗建筑运行系统管理平台,为建筑内的有限能源提供了高效管控的节能方案。

  在小屋的最中心便是零能耗概念空间,这里有着“0+小屋”的“大脑”——零能耗建筑运行系统管理平台。平台上清晰地显示着该小屋光伏发电量、储能充电量、负荷用电量等信息以及温度、湿度等环境状况,通过智能、舒适、节能、个性、夜间等应用模式设置,可满足不同用户的用能需求。同时,利用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系统可自动调节居家、办公等不同区域用能设备,无论是电能储存、能量转换,还是在能源不足时切断非重要负荷,都由系统自动完成。此外,零能耗智能建筑采用国际先进的交直流微网,减少损耗,能量转换效率在95%以上。“0+小屋”还安装了新一代智能电表,家中每个电器的实时能耗、用电分析都能通过手机随时查看,为用户提供用能“管家式”服务。

  据介绍,为进一步降低建筑的能源损耗,“0+小屋”还同步采用了“被动房”建筑节能技术,“全身”采用“绿色保温”材料,阻断内外热交换,使建筑能耗水平较国家标准降低85%以上。同时,绿色氧吧内安装了新风系统,可以将新鲜空气送达建筑内部,让小屋内的环境更加舒适。“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跨专业技术、跨业态模式、跨传统体制协同创新,让绿色建筑与智慧能源实现更有效的结合。”上述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