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全市初中、普通高中毕业年级同步复课开学,开始正常上课。作为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内规模最大、学生最多的学校,滨海小外制定了严格周密的防控方案,做好充分准备面对复课开学。
图为滨海小外进行开学模拟演练,教师扮演临时发热学生,校方进行紧急处置。
教学早准备
记者了解到,滨海小外在3月初便召开了高三复课部署会,统筹全面防控工作。开学前学校实施封闭式管理,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学校,进出学校大门的值班人员一律佩戴口罩。校园门卫室每天早上对所有进入学校的外来人员一律严格进行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严格登记,扫描“津门战疫”码入校,确保疫情不进校园。
针对开学后学生入校流程,学校制定了详细方案,做到人员少聚集,错时、错峰到校。据滨海小外校长王丽介绍,全体师生入校前需在家自行测量体温,体温合格且佩戴口罩方可到校。经校门口体温测量检测合格后进入校园。初中校门口设置7组检测点位,其中1组为应急处置组。高中校门口设置5组检测点位,其中1组为应急处置组。家长接送车辆即停即离,按照家长等候区指示接送学生。
据王丽介绍,初三、高三年级复课实行小班教学,每个行政班按照英语AB班分成两个大教室上课(高三选课的教学班也一分为二),单人单坐,确保每名学生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学生固定教室、固定座位、固定错峰入校时间和上下楼路径,分上、下午错时上学,避免在校就餐。复课期间采用每周周一至周六上课,半日教学,半日居家自习、教师答疑辅导的安排。将根据区教研部门要求和毕业年级复习备考计划合理制定课表,先行安排中高考科目的教学。学校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和健康教育,宣讲疫情防控等知识,师生共同提高防范意识,科学做好疫情防控。
图为滨海小外进行开学模拟演练,教师扮演临时发热学生,校方进行紧急处置。
管理早谋划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学校制定和完善了切实可行、责任到人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制度,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联防联控制度,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学生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制度,复学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体温自行监测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通风、消毒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等共计17项。
据王丽介绍,学校建立了教师通风换气管理责任制。每间教室的窗上都贴着“通风点”的标志,会做到上课前、课间、放学后,教室开窗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其中,初中通风点位总计738个,高中通风点位总计137个。同时,每天都会全面做好校园环境特别是教室、办公室、洗手间等重点点位的清洁、消毒等工作。做好消毒记录,时间方式明确,责任到人。此外,学校在整个教学楼洗手区域张贴七步洗手法,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按照要求,初高中各设有一个独立固定隔离室,两个临时隔离室,按照数量均配备了体温计、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酒精等应急处理物品。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学校配备了专职校医,对校医在疫情防控期间进行专题培训,指导校医及学校进行疫情防控工作。此外,学校及各学部还分别成立了应急突击队,应急成员由学校党委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党支部书记和年级组长通过自荐和推荐方式组成,突击队人员已进行培训,熟悉应急处置流程,负责及时协助有关部门处理应急工作,做好后勤保障,确保校内各种学习、生活服务设施正常运行。
“经过严密防控,全校6498名师生至今均未出现感染新冠肺炎情况。” 王丽表示,接下来,学校将以最大力度、最严措施,守好校园防控主阵地,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可控,确保师生安全健康,确保教育教学平稳实施。
图为滨海小外进行开学模拟演练,教师扮演临时发热学生,校方进行紧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