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六旬志愿者张玉珠每天街头文明劝导6小时,辛苦并快乐着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1日    来源:滨海时报

p1_b.jpg

志愿者在车站开展文明劝导

       开栏语

       整洁、文明、有序……伴随新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深入推进,老百姓已经感受到这座熟悉的城市正在悄然蝶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加喜欢滨海新区,归属感、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光鲜亮丽的背后,是环卫工人、交警、社工、志愿者、文明劝导员等创文一线普通劳动者的努力和付出。今起,我们把镜头对准基层劳动者,记录他们的执着、敬业、踏实、辛劳。创文一线尽风流。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服务中心公交车站,手拿扩音喇叭、戴着志愿者袖标、举着写有“文明出行”字样小旗的几位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每当有车辆进站的时候,他们就会提醒市民们有序乘车、文明出行,让市民们备感温馨的同时主动遵守乘车秩序。他们就是生态城几个主要公交车站的文明劝导员。在他们的劝导下,公交车站台上的不文明行为显著减少,秩序得到明显提升。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服务中心站。今年60岁的张玉珠正在为一位准备前往南部消防站的市民提供咨询服务。由于长时间说话的缘故,他的嘴唇已经因为干燥而发白起皮,嗓子也略显沙哑。等告知市民乘坐哪路公交车后,他又举起扩音喇叭,“5号线已经进站,请您从前门上车、后门下车,注意安全。”看到有老人走路不太方便,他又赶紧跑步上前,将老人扶上公交车,然后再回到自己原先的位置。还没站稳当,就又有一位市民急匆匆地跑过来问张师傅:“1号线是不是刚走了没一会儿?”张师傅一边回答“车刚离站”一边指引市民来到公交车站的智能显示屏前,并告诉市民如果想知道自己乘坐的车辆还有多长时间到站可以随时关注智能显示屏。

       “隔一会儿就有人来问,嘴几乎不停着,我这嗓子一直肿着,没好过。”张师傅告诉记者,他去年11月份报名参加了公交车站文明劝导员选拔,成为了一名文明劝导员。这份工作虽然看着简单,但是一天下来并不轻松。自打成为文明劝导员后,他们每天一站就是6个小时,回去常常腿疼脚疼。尤其是冬天特别冷的时候,长期站在室外更是难熬。“喝水也只能润润嗓子,不敢喝太多,不然还得去厕所,这样车站就没人值守了。”张师傅说,他所负责的生态城服务中心站是生态城区域内公交车最多的车站,他得不停地拿着扩音喇叭提醒市民,并对不文明乘车行为进行劝导。

       “不单单是累,还时常受委屈,不过现在好多了,市民素质明显提升了。”张师傅说,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生态城内公交车均免费的缘故,不少市民常常从后门上车,这样就容易与下车的乘客发生拥挤,引发安全隐患。为劝导这些市民,张师傅受了不少委屈。常常有市民说他多管闲事。但不管市民如何对待他,他从不与市民争吵,而是耐心劝导。慢慢地,在他们的劝导下,这样的情形越来越少。“现在大家自觉多了,很少有不遵守秩序的。”张师傅说,作为一名文明劝导员,他明显感觉到了市民的素质在逐渐提高。

       记者了解到,为倡导文明乘车,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去年8月份开始,生态城管委会在商业街、第三社区中心、生态城服务中心等几个人流量较大的公交车站台上安排了文明劝导员执勤。他们用礼貌和负责的态度倡导文明出行,劝阻不文明行为,成为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