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生态城获八项支持政策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31日    来源:每日新报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次会议召开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作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中方牵头单位,协调相关部委赋予生态城八项支持政策,近日正式印发。这些政策将推动生态城进一步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助力生态城进一步丰富产业类型,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聚集生物医药产业

       相关部委赋予生态城的八项支持政策中,涉及四条产业政策,同意天津市市场监管委指定生态城属地药品监管部门对符合要求的医疗器械产品出具《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销售证明》;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生态城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互联网保险公司。金融牌照是金融企业经营的先决条件。生态城此次取得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互联网保险公司三张金融牌照,相当于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原则支持,使企业开展相关经营迈进了第一条腿,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生态城递交申请材料并经批准后,就可以快速进入运营状态。在政策支持下,生态城生物医药产业和互联网金融产业将得到进一步聚集发展。

       生态城属地药品监管部门可对符合相关要求的医疗器械产品出具《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销售证明》,该政策是基于生态城企业“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际需求,面向区域内生物医药企业申请的改革创新举措。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丹娜研发的侵袭性真菌病早期体外诊断试剂属于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需经国家相关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后,才能办理《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销售证明》及相关出口程序。但国内医疗器械产品的认证周期一般是2到3年,届时产品在国际市场可能已丧失技术竞争优势和市场占领机会。为破解这一难题,生态城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住建部支持下与主管部委进行了多轮沟通协调,最终国家相关部门同意天津市市场监管委指定相关单位为生态城企业未注册的医疗器械产品出具出口销售证明,加快生态城生物医药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生态城已逐渐形成了“传统基金做支撑、创业基金拓渠道、实体金融聚人气”的金融产业发展态势。为进一步丰富金融业态,生态城将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让金融活水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同时,生态城拟设立外资控股的中外合资证券公司,为金融业的发展营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的产业环境,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促进金融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将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生态城发起设立互联网保险公司。

       建立覆盖区域全体居民的信用体系

       相关部委支持生态城开展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城市标准体系建设试点,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生态城示范引领作用。生态城将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建和谐社会、文明城市,提升城市管理效果。下一步,将探索建立覆盖区域全体居民的信用体系,与市场机构合作,对各类信用信息进行统一归集整理。依托信用信息数据,生态城将建立激励措施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主体给予鼓励,提升其获得感,并不断创新拓展守信激励场景,使守信者可以便捷地获得各类优惠便利服务,实现便民惠企,增进群众福祉。

       生态城获准开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城市标准体系建设试点,支持生态城积极参加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在相关标准应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总结成功经验,提出标准修订建议,基于生态城建设管理经验,适时提出国家和国际标准立项申请。在政策支持下,生态城将结合自身建设实践,探索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城市标准体系,参与国际标准化建设,在可持续发展城市标准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此外,政策支持生态城建设全国生态城市交流协作平台,支持生态城文化环保类公益慈善组织的发展,有利于生态城汇聚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稳健有序地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下一步,生态城将通过慈善公益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来,助推天津生态城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