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中新友好图书馆9月将启用 打造生态城文化名片突出智慧“新”特色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30日    来源:中国发展网

       8月28日,记者从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 作为中新两国合作重点项目和生态城重大文化民生工程,“中新友好图书馆”(生态城图书档案馆)自启建之初就备受关注。目前,该馆建设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将于今年9月28日,生态城开发建设十周年之际与公众见面。

       中部片区新添文化“红宝石”

       中新友好图书馆位于生态城中部片区,临近中新友好公园、故道河以及未来的城市主中心。整体建筑为地上五层,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设有视障阅览室、24小时自助借阅室、新加坡主题馆、生态儿童馆、多媒体服务区、文献借阅区、档案服务大厅等多个功能分区。

       在设计理念上,该馆突出“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特点,外形简洁大方。整体造型呈现五个不规则立面,像一颗璀璨的文化“红宝石”,镶嵌在中部片区的核心地带。项目主体建筑由两个单体结构交互而成,一面是图书馆,另一面是档案馆,两馆共享一个中庭,在相对独立的同时,又相互连通,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分”与“合”的哲学思想,又体现了中新两国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

       自启动建设以来,中新友好图书馆一直秉持绿色生态的理念,在全市范围内首先采用定型式上人通道,通过分层拼装而成,安拆简便快捷,可周转循环使用。同时,项目施工现场内外还设置了喷淋装置,并采用装有吸尘设施的封闭式木棚,可以将操作中80%的木屑、粉尘收集到木工棚后的物料袋中,可有效控制扬尘污染。据悉,该吸尘设施已上报国家专利局并被受理。此外,该馆还集中设置了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其中,地源热泵系统负担了场馆全年空调能耗的近八成。室外绿化灌溉、道路清洗等都最大限度利用了雨水和中水,利用率近四成。

       在馆藏资源上,中新友好图书馆规划馆藏图书150万册,档案馆藏100万卷,现有馆藏图书35万册,区域人均藏书量约3.5册,报刊840种、音像制品2000件,馆藏档案11万件/卷,数据库资源75个。今后,将重点采购与生态城主导产业相关的各类文献资源,形成以生态城主导产业为重点的馆藏资源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献资源保证。与此同时,该馆还将积极采购文化教育、生活休闲等方面的各类文献资源,充分满足区域居民的教育学习需求。

       打造城市“书房、客厅、工作室”

       中新友好图书馆的定位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和档案馆,而是在充分发挥基本职能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为区域文化中心。因此,除公共阅览区域外,中新友好图书馆还设置有公共文化共享空间、文化艺术培训空间、儿童主题活动空间、文创活动展览空间等多种业态模式,着力打造为生态城居民的“书房、客厅、工作室”。

       此外,该馆还建有档案展厅,展现生态城十年来的建设发展成果,投用后将成为生态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科技感十足的“智慧馆”

       除了功能丰富,中新友好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也突出“智慧”特色,借助大数据、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通过智能服务平台、移动服务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信用管理平台和互动体验平台,建设智慧图书档案馆,为读者提供智能便捷的服务体验。

       1、智能服务平台

       这是生态城图书档案馆的建设核心和创新项目。通过引入智能机器人,以语音交互、人脸识别、智能导航等技术为依托,能够让用户体验自助咨询、语音检索、档案展厅导览、馆内功能区域及图书的定位导航等智慧服务。在馆外还设立了汽车穿梭还书系统,读者不用下车就能快速还书。此外,还引入了VR、电子书法、积木交通、互动体感、留声照片以及专业录音等新技术服务项目,读者可以免费到馆体验。

       2、大数据分析平台

       该平台能够从不同方面对读者、馆藏图书、借阅情况等进行分析,通过可视化图表,可清晰反映读者行为活动与文献流通情况,并推出读者关注的TOP10系列图书榜单等。借助大数据分析,一方面能够为图书档案馆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科学引导阅读行为。

       3、移动服务平台

       除了传统自助办证、自助借还设备外,生态城图书档案馆还将借助手机APP、微信、支付宝、门户网站等终端,为读者提供检索、借还等全程自助服务。

       目前,移动图书档案馆APP已正式投用,可为用户提供续借图书、查阅馆藏资源、报名参与读者活动等服务。借助手机“扫码借书”功能,读者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即可实现一秒借书,该功能系国内首创。

       4、信用管理平台

       生态城图书档案馆摒弃了传统图书馆逾期还书罚款的规则,采用信用积分管理模式,将积分作为读者享受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依据。一旦积分为零,读者账户将被冻结,要想恢复正常借书就需要通过参加读者活动、志愿服务等加分项来赚取积分,以此对读者行为进行引导与激励。

       另外,生态城图书档案馆还将对接支付宝信用平台,居民只要芝麻信用达到600分,即可在支付宝生活号“借阅宝”中开通读者账号,或直接与现有读者证绑定,通过支付宝可实现扫码借书、图书续借、查看清单、检索图书等常用功能。

       随着图书档案馆的投用,更多智慧功能将陆续开启。目前,扫码听书、24小时还书机和无人值守自助图书室等功能都在筹备之中,投用后将实现24小时全天候服务。

       特色馆体现“中新合作”

       作为中新两国合作的重点项目,生态城图书档案馆设有两个新加坡特色馆——新加坡主题馆和生态儿童馆。两馆均由新方专业设计团队量身打造,在这里就能体验到新加坡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文化气息。

       其中,新加坡主题馆面积1654平方米,馆内设有“中新合创生态城”主题展区以及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多媒体CD墙、阅读街。馆藏有新加坡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书籍2000余册,中英文期刊40余种以及外文音像制品480种。

       生态儿童馆面积1002平方米,设计以海洋世界为主题,馆内有阅览区和儿童活动区。现藏有适合12岁以下儿童阅读的各门类图书23000册,有声绘本读物300种。

       生态城图书档案馆自成立以来,积极承担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使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与管理能力。逐步完善“总分馆”服务体系,目前已在社区、学校、动漫园等建立了8个分馆。在提供借阅服务的同时,图书档案馆还面向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提供个性化读者活动,将文化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居民身边,今年将举办各类读者活动近300场。

       即将建成的中新友好图书馆将成为生态城崭新的文化名片,在丰富居民休闲文化生活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生态城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