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找对方向,创业路越走越顺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27日    来源:滨海时报

       围观拍照、咨询落地方案不断,在今年全球最大的消费技术产业盛会——CES展会上,北醒享受了一把明星级待遇,其展出的CE30固态激光雷达,可同时输出132°水平视场、9°垂直视场范围内的灰度与深度信息,且内部无任何机械旋转部件,可靠性与稳定性极高,夺得业界高关注。

       北醒是一家专注于固态激光雷达研发和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座落于北京海淀区,在新区生态城启迪加速器内注册有北醒(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借力生态城区位优势开拓目标客户,并在生态城择机建厂。

       北醒创始人李远师从于中国发光学奠基人之一的徐叙瑢院士。通过多年学习和研究,他对激光雷达有比较深的了解,并在创业初就做了长远的目标规划。“我们不仅仅是想做国产激光雷达,更是想推动产业发展,将昂贵的激光雷达打造成成本可控、能够大规模量产的产品。”

       据李远介绍,海内外传统的的激光雷达基本都是机械旋转式,而这种激光雷达从原理上需要大量的人工调试导致价格高昂,这也是阻碍智能自主移动设备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团队敏锐意识到,Flash固态技术将是激光雷达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通向大规模量产的技术路线,并将此作为北醒的技术方向。

       “2015年创业初期,我们只有六七个人,‘五加二、白加黑’成公司默认的‘潜规则’,公司一度被称为园区的‘灯塔’,因为深夜的北醒灯火通明。大家心中有共同的梦想。”谈及创业历程,李远坦言创业虽艰苦,但路子很顺。他回忆道,精英团队加对技术方向的准确把握,北醒称得上“C位出道”,很快赢得资本的青睐。在2015年公司获得IDG资本和科沃斯的A轮投资,2016年获得顺为资本A+轮投资。

       目前北醒已实现产品的量产落地,有LiDAR的海内外专利百余项,固态激光雷达技术在2017年经过了量产的验证,得以批量出货。“北醒通过固态激光雷达的研发和量产,实现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除此之外,在批量生产阶段北醒已经实现了全自动的数字化参数化调试,避免了手工的机械调试,这样能把激光雷达的产能提高到大量产级别。”李远说。据了解,北醒基于ToF技术的LIDAR——TF系列,低配版雷达的售价压缩到了人民币几百元级别,并已经实现量产,同时销往欧美及日本市场,在无人驾驶、智能仓储和AGV等场景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已与快仓、纳恩博等达成合作,市场认可度高;其TF系列的单点激光雷达则恰好补充了各大传感器的盲区,在农业无人机、机器人户外避障等方面得到应用。

       随着自动驾驶的落地预期加强,资本市场对激光雷达企业的关注度持续上升。行业大趋势下,今年年初,已露锋芒的北醒获得凯辉汽车基金B1轮投资。

       “此次凯辉汽车基金的投资,不只是资金支持意义,还将带来更广阔的资源。”李远介绍,凯辉背后所汇集完整的国际汽车一级供应商(法雷奥就是汽车基金的基石投资人)和整车厂的战略资源,将会帮助北醒加速为车企提供稳定可靠的激光雷达产品的进程,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