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聚焦
记者从国家海洋博物馆筹建办公室了解到,清代单爪木锚日前入藏国家海洋博物馆。感兴趣的市民可在博物馆开馆后到馆内参观。
记者了解到,锚,作为船停泊时所用的设备,有单爪、双爪和四爪之分。古代的锚是一块大石头,或是装满石头的篓筐,称为“碇”。碇石用绳系住沉入水底,依其重量使船停泊。我国古代早先用石碇系留系泊船舶,宋元时期使用的是木石相结合的锚物,而元末明初后发展为木锚,明代中期以后基本改用木锚、铁锚共存,近代特别是民国中后期完全启用铁锚,民间渔船等少量沿用木锚。国家海洋博物馆珍藏的这件清代单爪木锚,锚杆长 4.2 米,锚爪长 2.78 米,重约500公斤。品相完整,形制较为少见,如四道铁箍、铁冠帽等。锚杆、锚爪、铁箍上附着大量海洋浮游生物等的孢子、贝壳类幼虫酸性白色分泌物,说明该木锚为海船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