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新天津生态城召开2017年工作会议,回顾并总结了过去一年生态城在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对新的一年工作进行了部署。2016年,生态城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80亿元,增长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24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48亿元,增长40%。这里已经从8年前渤海畔的“生态禁区”一步步转变成,就业、居住人口已达7万的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生态城区。
2017年中新天津生态城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0%以上,年内实现2所学校、4所幼儿园开学,新建 2所学校、4所幼儿园,引入1所国际学校。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性,进一步提升广大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整个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主动对接京津冀资源
新的一年,生态城将积极推进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研究院、启迪之星、海量大数据等载体提质增效,下大功夫培育明星企业和企业家。主动对接行业巨头,主动对接现代服务行业,建立企业清单,锁定潜在项目,分头出击,不断聚集创新创业资源,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信息大厦、图书馆、遗鸥公园、东堤公园、甘露溪公园、杰科生物等重点项目年内建成投用。引入特色小镇和主题街区概念,着力做好中部片区、生态岛片区、旅游片区城市设计,并积极开展弹性规划试点,充分预留经济发展空间和公共配套空间。
积极导入优质教学资源
年内实现2所学校、4所幼儿园开学,新建 2所学校、4所幼儿园,引入1所国际学校。推动综合医院建设重点学科,发挥社区卫生中心基层服务作用,优化家庭医生服务,构建“综合医院—社区医院—家庭医生”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新增绿化面积140万平方米
年内将新增绿化面积140万平方米、绿道10公里,区内水体达到四类标准。加快建设贯穿全城的绿道系统,精心打造沿海、沿堤、沿湖、沿路景观带,继续推进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街角公园建设,点线结合、条块相连,打造“大绿大美生态城”。
继续推进中新合作
继续推进“中新合作三年计划”,确保12个重点项目取得实质成效。加快建设“新加坡研究中心”“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打造咨询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国际研修中心,积极引入“全国市长培训班”“国家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等项目,打造交流培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