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优化区域教育布局,构建区域创新高地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10日    来源:天津广播电视台

       为了更好的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本市主动承接首都优质教育资源,为产业转移做好教育服务,同时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促进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由中新生态城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办的“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已完成主体建设,开始进入室内装修阶段,将于2017年3月竣工。中新生态城社会局合作办学办公室负责人赵永利介绍说,学校为十二年一贯制普通公立学校,将于明年开始招生。

       赵永利:“办学规模是小学36个班,初高中18个班,将满足三个小区约2000余名孩子的入学需求,小学、初中在5月份开始招生,9月份开学,高中明年暂不进行招生。”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的师资队伍将全都由北师大进行选派和培训,把北师大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带到天津来的同时,还将提供课程等资源共享。中新生态城社会局教育科崔冰说:“北师大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平台会给我们派一定数量的、有经验的教学骨干和管理骨干,第一批会招聘40-50名教师,北师大对他们进行培训。提供课程资源、教辅材料、模拟试卷这些资源,另外进行一些干部交叉挂职、骨干师资力量交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夏令营等暑期交流活动。”

       中新生态城社会局合作办学办公室负责人赵永利表示,他们还在继续积极对接首都公立学校以及国际学校等资源,为周边居民提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赵永利:“下一步我们也将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进行积极洽谈,重点引进多样化的国际教育资源。最终我们将要达到距离居民小区半径500米之内有幼儿园,1000米之内有小学,1500米之内有中学这样的一个规划布局。”

       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过程中,产业转移为天津带来了人才红利,为了留住人才,本市教育部门重点做好发展基础教育工作,做好优质的教育配套。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张卫国表示,本市正在制定《天津市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突破区域内制约教育发展的障碍。

       张卫国:“在天津市有关区县每个区预留了2平方公里,用于承接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疏解。充分利用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优质教师资源重点培养师资队伍,还要建立三地教师共同备课、共同研究的平台,打破各省界限,整体进行教育教学过程。”

       此外,本市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也将依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本市的城市定位、产业定位等方面进行调整,张卫国表示:“比如说天津是先进制造业基地,更多的需要机械、自动化、精密仪器等等技术技能人才,这些相关学科学院在天津会更多一些,比如有关农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在河北省发展地会更快一些,重点发展与自己城市定位密切吻合的。高等教育中更注重创新发展,包括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科创新平台挪到天津来。不光是引进资源,人才培养上共享优质资源、开放实验仪器设备、实习基地、教育基地等等,形成区域性创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