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用丰富的历史图片、沙盘模型等带领人们全方位感受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化。
40年光阴荏苒,人们在这里读到了国家发展的壮丽史诗。在人气最旺的“勇攀科技高峰”展区, 从“人造太阳”装置模型到天河三号原型机模型,从长征五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到“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模型、再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大国重器,都成了大家争相拍照留念的“人气单品”。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戴永康:一进大厅就看到了咱们“天河三号”原型机的展览,感到非常高兴,改革开放40年,我们天津的科技创新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展览里面也体现了我们天津的成绩。
四十年,人们感受深刻的不仅有中国科技的崛起,还有每个人生活质量的切实改善。衣着服饰的变迁,就是最好的见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光忠:刚改革开放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穿服装,都是黑 青色,要么是“的确良”,我穿过的确良,那是“的却不凉”,出的那个汗,在里头冒。现在的衣服透气、环保、生态,要怎么穿怎么穿。现在是五彩缤纷,各种颜色,各种个性的需求都满足了。
张教授说,正是因为亲身经历了这样的变革,人们才会对现在的美好生活心存感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光忠:特别感谢这个时代,感谢我们的习主席他领导得好。我们看到祖国的希望,人民兴旺,也看到大众的幸福,这每一天走过来,我都觉得是幸福的每一天,快乐的每一天,祖国强大的每一天。
在“协同发展”展区,天津海河的巨幅美景十分抢眼。四十年来,对缺水的天津来说,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市民和城市发展用水有了更大保障。
天津市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志颇: 1983年的引滦入津工程,建成我们天津的“第一条生命线”,那么到我们现在已经建成了南水北调的中线的一期工程,变成了我们天津的“第二条生命线”,水务发展的过程,也正好印证了我们天津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过程。
四十年,从解决温饱到步入小康,从追求发展速度到注重发展质量,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在“升级”,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更要依靠“改革”。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温武瑞:40年来我们国家的环境治理从没有到有,到现在有了全面加快治理。所看到的这个展览,根本的出路就在于改革、在于开放。所以我们下一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也要紧紧地依靠改革、开放,来加大我们的力度,把环境污染治理好,生态文明加快推进。
中新天津生态城党组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国良:感觉很受教育,我们改革开放十四年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绩,让我们感觉非常自豪,通过观看这种展览,让我们更增添了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这种决心和信心,下一步我觉得我们应该在我们新时代 新起点,有新担当、新作为,继续在改革开放的路上阔步前进。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建国:看这个展览,感觉到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应该说令人振奋,也令人鼓舞,也激励我们推进伟大的事业,建设伟大的工程,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通过这些改革开放的成果,来把这些经验应用到我们实际工作中,实现五个现代化天津,把天津建设的更好。